蘇格蘭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Scotland)

拍攝於愛丁堡肖像畫美術館,這些人物剛好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有羅馬將領阿格里科拉(Agricola)、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科倫巴(Columba)、維京人等

喀里多尼亞人(Caledonians)

有文獻紀錄居住在蘇格蘭土地上的最早居民是喀里多尼亞人(Caledonians)兩千年前團結在一起,為的是對抗羅馬兵團的入侵。因而出現了蘇格蘭歷史上首位知名人物:卡爾加庫斯,別稱劍客 (Calgacus, the Swordsman)。他是個集大膽、驕傲與不屈不撓特質的戰士,領導在不列顛北方的喀里多尼亞人對抗羅馬暴政。在他死後20年有羅馬歷史學家塔西圖斯(Tacitus)以拉丁文紀錄的文獻指出他曾經有個令人動容的演講。喀里多尼亞人使用的語言會比較接近威爾斯語(Welsh)。

 

「我們是不列顛的天選之民,卻被迫藏在最隱密的地方。

毫無疑問的,我們受暴政所辱。

我們是地球上最遙遠的居民,是最後的自由者。」

“We, the choicest flower of Britain’s manhood, were hidden away in her most secret places. Out of sight, we were kept from the defilement of tyranny.

We, the most distant dewellers upon Earth, the last of the free”

 

塔西圖斯的紀錄,阿格里科拉(Agricola)將軍和他的三個羅馬軍團,在西元84年夏末進軍不列顛北部。他們遭遇喀里多尼亞人的抵抗,包含他們的領袖卡爾加庫斯,兩軍交戰的紀錄史稱格勞庇山戰役(Battle of Mons Graupius)。只不過除了塔西圖斯有提及這場戰役外,目前沒有考證到其他證據有提及。這場戰役的結果,喀里多尼亞戰敗,而獲勝的阿格里柯拉光榮回到羅馬,同時舉辦了極其奢華的歡迎儀式來恭賀他的凱旋歸國。

 

卡爾加庫斯和其他民眾在戰敗後,逃往杳無人煙的高地群山之中躲藏。後來則採用游擊戰的方式對抗羅馬軍團。由於羅馬軍團無法捉摸這群野蠻人的行蹤,在不堪騷擾下退回不列顛南部,直到西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 Augustus),為了保護已控制的不列顛島的人民安全,開始在今英格蘭北面的邊界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後人稱為「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的建立,標誌著羅馬帝國擴張的最北界,連接了東西兩邊海岸。南邊是羅馬化的不列顛,有城鎮、道路和村莊,邊則是無數的部落散佈。對喀里多尼亞人來說,他們對羅馬文明毫無興趣,被視為是暴政,因為他們有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喀里多尼亞人一直守住他們的領地與傳統,而羅馬帝國卻日漸衰頹,終於在西元409年羅馬帝國崩潰,喀里多尼亞人趁機依據將羅馬人永久驅逐出不列顛。在羅馬人離開之後,喀里多尼亞人有了新的稱呼皮克泰(Pictii),或稱皮克特人(Picts),意思是刺青者,他們是不列顛島上,最後一批紋身的民族。

皮克特文化在泰湖(Loch Tay)的湖底被發掘,皮克特人工藝技術嫻熟,社會制度井然有序,蓋在湖面上的杆欄式水上建築,主要是用來防禦敵人跟野獸,這樣的建築形式屬於皮克特時期的特色,並且廣布於蘇格蘭各地,泰湖有復刻還原考古而來的杆欄式茅屋建築,並且有相關的文化講授課程。幾個世紀後,皮克特文化逐漸消逝,取而代之的則是蘇格蘭王國的誕生。

皮克特人(Picts)

西元五世紀,不同的民族住在同的地區,皮克特人住在蘇格蘭的北方和東方,使用威爾士語的不列顛人(Britons)住在克萊德河岸以及南部地區,西邊則是新遷徙至此的蓋爾人,最初是來自愛爾蘭的航海家,他們在這裡定居下來,開疆闢土。蓋爾人也參與了蘇格蘭的建立,他們與皮克特人有著複雜多變的關係糾葛,有時是同仇敵愾,但更多時候是兵戎相見。蓋爾人跟皮克特人基本上擁有不同的文化和語言,蓋爾人有相當精湛的工藝,曾經的王城杜那德(Dunadd),就曾經出土熔化黃金的坩鍋與製作胸針的工具,國王就在杜那德登基,在上頂上的石頭,刻出了腳印,代表這片土地屬於國王,而國王也管理服侍整個王國。約在西元六世紀末,登基的儀式有了改變,東邊的皮克特仍然有他們的傳統信仰,蓋爾人則轉信基督教,這算是精神上的侵略,導致雙方的關係破裂。

 

重點來了,授予國王職權的神父是誰?科倫巴(Columba),他是一個愛爾蘭首領的兒子,他來到蓋爾人的領地,因為輔佐有功,蓋爾首領賞賜科倫巴位在杜那德西邊的一座小島愛奧納(Iona),他在這裡建立了修道院,普遍認為科倫巴是第一個把基督宗教傳入蘇格蘭的傳教士,而他的根據地愛奧納島的居民,幾乎全部都改信基督教。

對於科倫巴的了解,主要來自於阿多納(Adomnan)於科倫巴逝世一百年後所寫的一本聖徒傳記,書名為「聖科倫巴的一生」。這時期的傳教士,大多來自愛爾蘭和羅馬帝國,傳教士們默默無名也鮮少有紀錄,由於科倫巴的貢獻,在黑暗時代的歐洲,愛奧納島成了基督教的聖地之一。宗教帶來的是文字書寫,吸引了部落的首領,文字可以讓部落首領們記錄下他們闡述的內容和支持的莞點,並且永久的保存下來,成為合法政權的基礎。可以和鄰近部落或王國訂立條約,白紙黑字清楚明白。在鼎盛時期,島上的修士們創作了「凱爾經(The bool of Kells)」這部書由新約聖經四福音書組成,語言為拉丁語。這是一本有著華麗裝飾文字的聖經福音手抄本,每篇短文的開頭都有一幅插圖,總共有兩千幅。設計結合了傳統的基督教圖案和海島藝術的典型旋轉圖案。人類、動物、神獸、凱爾特結和色彩鮮艷交錯的圖案使手稿的頁面更添活力。這些小小的裝飾元素都充滿了基督教的象徵,因此可以進一步深化插圖的主題。現在則收藏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圖書館展示。一萬多個小紅點填滿每個大寫字母,所用的染料來自世界各地,藍色染料來自阿富汗,黃色和紅色染料來自地中海。

皮克特人信仰的德魯伊教(druids)而不是基督教。他們使用的是口述歷史,而非文字記載。皮克特人有著獵人首級的傳統,科倫巴為了傳教,深入皮克特的領地,儘管冒著人頭不保的風險,但是聖徒的使命驅使著他前去,他面會了皮克特王國的祭司,一場世紀對決,科倫巴用著宏亮如雷般的聲音與氣勢,強押德魯伊祭司,就在祭司屈服之際,以基督教的傳統,仁慈的放過了他。皮克特時代後期,大約經歷了三四代之後,漸漸地改信基督教,從出土的石雕就可以發現皮克特在動物形象上精美複雜的雕工,也出現基督犧牲的十字架,搭配著複雜精細的圖騰裝飾,可以知道基督信仰已經融入皮克特人的日常生活中。(格拉斯哥大學特展)

 

聖科倫巴傳記的作者阿多納剛好遇上不可多得的良機,獲得五十多位皮克特國王和愛爾蘭國王的支持,推行了一項不平凡的新法:「無辜者之法(the Law of Innocents)」。可以稱得上是黑暗時代的日內瓦公約,在戰爭時用來保護婦女、兒童和修士們。

婦女應免於男人各種形式的戕害,應免於遭到屠殺和其他迫害,應免於被施毒,免於被水淹,免於被火燒,免於被野獸攻擊,免於落入陷阱,免於被獵狗追捕,在法律的保護下,得以安然地死去。

Women may not be killed by a man in any way

Neither by slaughter nor by any other death,

nor by poison, nor in water

nor in fire, nor by any beast

nor in a pit, nor by dogs

but shall die in their own lawful be bed.

 

皮克特人有豐富的文化蘊涵,強大的貿易網絡,也是在不列顛北住的重要糧倉。低窪豐饒的土地有著較好的收成,人民驍勇善戰。然而豐富的資源必遭他族覬覦。

 

盎格魯薩克遜,有著日耳曼的血統,在不列顛的中部建立了王國,盤踞在杭伯與福斯河之間(Humber and Forth River),大約南至現今的約克郡(Yorkshire)北至斯特靈(Stirling)。他們決定要征服北方,皮克特人的戰略則非正面迎擊,反倒是誘敵深入高地個群山峻谷之中,最後在佩斯河(River Spay)河岸的敦那克坦(Dun Nachtain)進行激戰。皮克特人大勝,並將盎格魯人趕回南方,並且開始併吞周圍的其他部族,西岸的不列顛人和蓋爾人都受到威脅,就算可以保留自主權,卻得臣服在皮克特王國之下。大約到了西元八世紀,皮克特王國幾乎控制了整個北不列顛。

 

維京人入侵:

北歐的維京人(Vikings),信奉的是諸神之父奧丁(Odin)和雷神索爾(Thor),原本是愛好和平的商人和農民,離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找尋更合宜的居住地。不過他們卻不是一直都是愛好和平,維京人進攻後所存活的不列顛人,他們對維京人的描述相當清楚深刻,這些野蠻人海盜都是為了掠奪財富和奴隸而來,狂掃不列顛各地,掠奪、破壞和屠殺,不光駝獸的馬和驢子、牲畜牛羊,甚至連神職人員、修士僧侶和修女都不放過。維京人把俘虜送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接著轉運到君士坦丁堡,販賣奴隸獲取銀子。等到維京人勢力範圍大增、武力強大後,強取豪奪的行為也慢慢減少,轉而定居下來。他們住在愛爾蘭(Ireland)、諾森布里(Northumbria,現在的泰恩河畔的紐卡索Newcastle upon Tyne)、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現在的天空島附近島嶼),以及蘇格蘭最北邊的奧肯尼群島(Orkney)和色德蘭群島(Shetland)。

 

蘇格蘭的誕生:

肯尼斯一世(Kenneth MacAlpin),據說在西元840年成功擊退維京人,統一了因為維京人掠奪而衰落的皇權,而他就成為眾所皆知的蘇格蘭第一個國王。但這故事其實是騙人的,但是人們卻相信了幾百年,他存在的時代,蘇格蘭(Scotland)還不存在。這時候在蘇格蘭的範圍裡有五個主要民族,盎格魯人(Angles)、維京人、蓋爾人、不列顛人和皮克特人。族譜紀載他及後代的稱號,都是皮克特國王,直到他死後的四十年,才有提到蘇格蘭國王(King of Scotland)的記載。

 

有份紀錄蘇格蘭這個時期的編年史文獻資料,在17世紀時,被法國外交官從倫敦帶回巴黎,目前正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而資料記載西元878到889這十幾年間,皮克特王國消失在這世界上,取而代之的是蘇格蘭王國的興起。

艾德(Aed)蓋格立克恩或蓋立克(Giricium 或Giric)這兩個人物對蘇格蘭的形成扮演著關鍵腳色,艾德是肯尼斯最小的兒子,他繼承王位的時候,國家正風雨飄渺,他甫登基,維京人就已經攻上皮克特王國。艾德放任維京人掠奪毫不抵抗,因而到後來,整個王國變成只剩下斷垣殘壁的廢墟,面對這樣的危機,底下的臣民終將反抗。

蓋立克是流亡的蓋爾人,從維京人的手中脫逃,一路逃亡到樸克特王國。獲得愛德的親賴與重用,他不是出身貴族,卻有著無窮的野心。878年在佩斯郡(Perthshire)發生了改變歷史的事件,艾德被親信殺害,據傳蓋立克就是兇手。這一場政變,將皮克特王國變成蓋爾人的領地,蓋立克還指定了一個蓋爾主教進行宗教改革,進而掌控整個教會。艾德的繼承人康士坦丁(Constantine)和唐納德(Donald)則被保護者護送到愛爾蘭北方的歐萊克要塞(Fort Ailech),投靠,嫁給愛爾蘭的國王的姑媽,而後在蓋爾文化中成長。堂兄弟成年後返回皮克特王國,殺了蓋立克,而蘇格蘭王國就此誕生,西元900年唐納德逝世的時候,文獻首次以阿爾巴國王(King of Alba),他的繼承人則是康士坦丁也是蘇格蘭國王。(阿爾巴Alba是蓋爾語的蘇格蘭Scotland,雙語標示的路牌會同時標示兩個單字)。

906年康士坦丁來到伯斯(Perth)附近的斯昆(Scone)參加一場重要儀式,在蓋爾主教的祝福下,康士坦丁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這塊石頭就被稱為命運之石(Stone of Destiny),這塊石頭命運相當坎坷,最終在1996年被送到愛丁堡城堡保存,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也是用這塊石頭,一直以來都是君主登基儀式中的重要文物。

 

盎格魯王國的國王亞瑟斯坦(Athelstan)將維京人趕出諾森布里亞,將周圍領土合併,穩固新的北方邊界,盎格魯的地盤就是今天所稱的英格蘭領地,他繼承了羅馬人的野心,想要統一整個不列顛島。康士坦定面臨兩個抉擇,一是冒著種族滅絕德風險決一死戰,二是把蘇格蘭王國的王位交出。然而他想出了第三個選項,承認亞瑟斯坦為不列顛島的最高統治者,蘇格蘭王國要臣服於他之下,康士坦丁仍然可以做蘇格蘭國王。

 

在現在亞伯丁郡斯通黑文(Stonehaven, Aberdeenshire)的杜洛特城堡(Dunnotta Castle),康士坦丁和他的部隊被包圍在這裡,但是亞瑟斯坦無法攻下這座城堡,因而不得不做出讓步。只不過康士坦丁覺得他出賣了國家,後來再次要求他臣服時,就毅然拒絕。他與維京人結盟,維京人也想把割讓給亞瑟斯坦的土地拿回來,因而成立了同盟。937年康士坦丁南下,發起決定性的對抗,這場戰爭決定了不列顛群島的未來,雙方交戰於布魯南布爾(Brunanburh),就位在默西河(Mersey)的出海口,之後的數十年,這場戰役被稱為大戰役(The Great Battle)。這場戰役動員了相當多的民族包含:蘇格蘭人、維京人、薩克遜人、不列顛人、威爾斯人、愛爾蘭的蓋爾人、洛森布里亞人和冰島人,而康斯坦丁的長子也在這場戰役中犧牲,儘管蘇格蘭與維京人的北方聯軍大敗,亞瑟斯坦雖然打贏,顧慮到北方聯盟的反抗,還是無法統一整個不列顛島。

(照片取材自網路,同時這也是迪士尼卡通勇改傳說的設定場景!)

康士坦丁統治了蘇格蘭四十三年,然而他卻毅然決然的退位,在聖安德魯斯(St Andrews)海邊的洞穴中過著遁隱的生活,向聖徒一般修練直到死亡。兩百年後,1140年英格蘭歷史學家寫道,皮克特文化已經灰飛煙滅,語言也不復存在,他們的故事就變成古籍中的神話。

其實也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該說是蓋爾人和皮克特人浴火重生,融合為一體,在歷史上重新命名成為了蘇格蘭/阿爾巴王國,而居住在這的人民就被稱文蘇格蘭人(Sc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